似乎入门级车型总是不受厂家和经销商待见,现在不少入门级车型的配置真的是惨不忍睹,更是须频得出类似于小黑板、手机支架代替中控屏的笑谈,一方面是消费者理性消费的大趋势,另一万面是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在车辆本身上的利润减少,只能寄希望于附加配置提高收入,所以入门级车型既有需求但往往又不尽如人意。
安全气囊数量
安全气囊数目是入门级车型最容易简配的部分,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气囊数量在6个左右,而主机厂在入门级车型上往往只配置2个主副骂驶气囊,甚至只装配主骂驶气囊。虽然国内的法规并没有对于安全气表的数目及位置有明确的规定,但安全气囊在发生车祸时,可以将乘坐人员的损伤率降低20%以上。
基础的安全气囊数目最少应该是4个起步,才能保证前排乘客危险区的基本安全,主副驾驶位气囊,前侧气囊都是必须配置的。此外安全气囊也必须定期检查,很多消费者在整个用车周期都没有养护过安全气囊,导致危险发生时,气囊不能正常工作。
后排空调出风口
后排出风口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很多消费者恐怕是不太了解。一般车型的后排出风口并没有单独的调节,也就是说与前空调出风位共享风量,成本非常低廉。如果入门级车型连后扣出风口都减配的话,确实有些说不过去。单宝前排出风口的风量,对于后扣温度的控制来说的话,确实有些不足。
大灯组、日间行车灯
汽车大灯组的成本确实很高,但目前流行的LED大灯组本身的成本要比疝气大灯低上不少,甚至于比较好的卤素大灯相持平.但为什么厂家不用LED大灯代替卤素大灯呢,都在于厂家的产品定位因素,所以入门级车型也是可以装配LED大灯的。
日间行车灯以及雾灯也成为很多厂商简配的重灾区。日间行车灯可以提示迎面车辆自己车辆的位置,防止出视安全事故,日间行车灯甚至在欧美等国家是强制要求装配的。现在很多豪华车型取消雾灯是为了放置更多的传感器,此外这些车型本身大灯的照射范围、灯光穿透力已经可以媲美雾灯,自然简配不会出现问题。但入门级车型本身的大灯素质就不高,简配雾灯以后,雨雾天气将会非常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中控屏
放在十年前,车载中控大屏绝对是一顶昂贵的选装配器,但按照如今的屏幕成本以及电子产品价格,车载中控屏的成本真的非常低,但仍然是有不少厂商在入门级车型上取消中控屏,用一块很小的单色屏代替,甚至有的厂家还发明了小黑板代替。好在如今的第三方配件部比较成熟,而且原厂自带的系统和导航真的不太好用,不少配置了中控屏的车型,消费者也会选择的改装车载中控。
升级中控屏幕需要注意两点,首先不要购买太过复杂的操作界面产品,其次中控屏幕表面建议经过雾化处理。
可开启的天窗
为什么说可开启的天窗呢?目前很多车型的天窗甚至是全景天窗本身的成本并不高,但一些入门级车型的天窗往往应该被形容为天窗玻璃,不能进行开启,那么天窗本身换气的功能也就不具备了。而且这样的天窗现璃还不如不装配,降低了车身的密闭性,使座舱内噪音增加,得不偿失。
座椅材质。
入门级车型的座椅材质还是以绒布材质为主,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种材质的座椅的,虽然本身的质感并不强烈,但是非常好用。
还是有很多入门级车型喜欢打肿脸充胖子,采用非常劣质的仿皮革,确实这样非常讨好消费者,但这种劣质仿皮革不那么容易搭理,在经过车内高温低寒的环境后,非常容易发生损坏,而且异味确实不小。
主动安全配置
入门级车型简配掉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主更是指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类似于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在国外这样的车身电子稳定系统是强制性要求装配的,而国内的合资品牌在10万以内的车型上经常会简配这项配置。
入门级车型厂家的利润比较少,简配也是很难避免的,当然市场上也不乏一些良心厚道车型,还是建议消费者即使是入门级车型,也不要在配置上妥协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