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嘿嘿
我原先一直是ATX的爱好者,或者全塔那种机箱的爱好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科技的进步,我慢慢体会到itx小机箱的好处了,就是便携,特别是在测试移动网络的时候,超好用。
但是身为一个老司机,知道itx的主机要理线出色的话,就要用SFX类型的电源或者SFX-L类型,但是今天换一种玩法,挑战另外一种方式——ATX电源+小主机,我会采用市面上直接能买到的标准配件,直接使用,看看能否组成一台超迷你的小钢炮。
硬件的抉择
CPU的抉择
▲我手上有两块CPU,一块是X,另外一块是X,把它们摆出来,你分得清谁是谁吗?,哈哈哈哈R5R7,当然分得出来。
▲内置的CPU散热器也不一样,一个是普通的铝块散热器,另外一款X,就附赠AMD的幽灵散热器了。
▲好难抉择啊,我想想。
▲最后我根据我要配itx跟CPU散热器的热功耗,决定就是X了,毕竟性能还行,功耗控制还行。
主板选好了
▲华硕的ROGX-IGAMING是华硕在AMD平台的Xitx主板,隶属于ROGSTRIX系列,对,就是最贵的那个败家之眼系列。itx主板本身就比较贵,ROG更是贵,不过现在京东购买还送个的电源,可以认为是返利或者让利吧。
X-I这个外包装盒子也是非常的小,我们用新华字典加以比较,就可以估算出这个盒子的体积啦。
▲ROGX-I的主板本体超小,17*17cm的面积,为了把X的全部功能(包含PCH散热风扇)都塞进这个方寸之间,就要利用PCB子板+合理利用背部空间了(背部有一条M.2NVMeSSD接口)。
说真的,拿出X-I的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拿出来的是一个艺术品,超精致,它可能是最贵的Xitx主板,但是他一定是接口最多,类型最丰富的Xitx主板了。
▲首先来看看CPU的供电区域吧,8+2相的外接供电,沿用ROG家族超豪华的用料跟做工,同时为了辅助供电散热,把供电散热片延伸到i/o接口处,并在i/o接口处顶部有一枚小的散热风扇对供电部分进行加强散热。
▲CPU8pin的12V外接供电口也采用金属装甲加以加固,在ROGSTRIX通风滤网下面,就是一枚小的散热风扇,专门为供电系统提供散热支持。
▲在CPU接口的顶部还保留有3组4PIN风扇接口,和5V/12VRGB供电信号接口。
▲两条DDR4内存插槽,理论上内存兼容性比起ATX主板会更出色。4个SATA接口,USB2.0+USB3.0机箱插针各一组排布在主板上。24PIN接口上方还有四色指示灯,当指示灯为绿色的时候,代表硬件自检通过。
▲CPU下方的区域采用PCB子板的形式最大化利用空间,主板区域为PCH北桥以及散热模块区域,而PCB子板上则有板载声卡+M.2NVMe接口,这样既能兼顾PCIe4.0控制器带来的发热,更好的维持主板的稳定运行,同时也能使用M.2+板载声卡的高品质输出。散热片还支持RGB炫彩变幻。
斜向ABS挡板下方有机箱前置的音频接口插针,方便itx用户接耳麦。
▲i/o接口区域,有HDMI+DP显示输出接口,有两组USB3.1红色接口(3*TypeA+TypeC),蓝色口为USB3.0TypeA接口。无线网卡为intelAX无线网卡。音频输出接口的下方是一个涡轮风扇,为PCH提供散热支持。
板载声卡输出接口分不清颜色?通电之后,会有红绿蓝三色,跟一般主板的插法一样的。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配件相当的丰富,装机过程中所需的任何配件,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包括无线网卡的天线。说真的,如果我不说,这套配件的规模放在ATX主板里面都算很豪华了。
▲箱子的最底部还有两张ROG服务卡,可以用来激活ROG专属服务。
显卡我也选好了
▲显卡来自于华硕,RTXDUALMINI是华硕专门为intelNUC9Extreme发布的显卡增强套件,它的尺寸仅为尺寸为19.2x12.1x3.9厘米,这是第一张为itx设计的RTX显卡,而且还保留了DUAL双风扇。采用的是常规的RTX这块GPU,版型经过重新设计,是一款非公版显卡。
它的外包装也十分轻薄跟小巧,这让习惯了超大规模外包装的我一时反应不过来。
▲外包装的背面有显卡的特点,比如跟旗舰TiO11G采用相同设计理念的散热风扇,显卡支持幻彩灯光,可以利用华硕官方的APP对它进行调整。
▲全新的显卡是有包膜的
▲我们来看一下这张显卡,这是我接触过最迷你的RTX了,用我的手机vivoNEX35G版进行对比,华硕这张RTXDUALMINI仅比高端旗舰手机长一些宽一些,真的感觉满满的黑科技。
通过更新最新驱动之后,这款华硕RTXDUALmini就可以支持DX12终极版(DirectX12Ultimate),这是PC画面技术的巅峰,并且这一技术完美融入了PC和微软次时代主机XboxSeriesX,实现了两者之间画面技术的同步统一。
▲如果翻看背面的话,你会更讶异,显卡PCB的长度,跟vivoNEX35G基本上差不多长了,这张显卡可以说是代表了显卡非公版设计的精巧极致巅峰。
不过为了更好的兼容性,没有背板,我也有过担心,不过上称称过之后,我很淡定了。
▲连同所有保护套是g,拆了保护套仅有g,不仅仅是体积缩小了,重量也轻量化了。
▲显卡正面是双风扇设计,采用越肩高的高度,高度为12.1cm,绝大部分的itx机箱都可以装进去。显卡罩采用工程塑料,主体为枪灰色,间以碳纤维纹路作为装饰,一条幻彩灯带从显卡顶部顺着纹路延伸到双风扇之间。
▲扇叶跟ROGTiO11G一样的风扇,在扇叶最外有一圈强化结构,可以提升扇叶的机械强度,并且适当收束风道,提高风压。
▲显卡顶部有nvdia强制标示,还有华硕ASUS的logo,在两logo之间有一条延伸至正面的幻彩灯带。显卡外接供电采用8pin。
▲显示输出接口仅保留HDMI、DP、DVI各一个,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自使用需求。
来选内存条吧
▲我想了想,8G*2怎么可以满足我呢?我决定买个16G*2,频率嘛,选择DDR,然后自己在主板上手动超频到DDR43,yeah!
在天猫上对比价格之后,想了想就买下两条的宇瞻黑板DDR16。我看中他的终身质保。
▲嗯嗯嗯一张图就可以看清宇瞻黑豹的所有配件的正反面咯~~~~~~~~
▲把那张卡片纸放一边,我们来看看宇瞻黑豹内存版。当然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黑豹系列的灭霸RGB。不过其实嘛,无光的黑豹性价比更高,颜值还是相当不错的。如果itx还搞酷炫RGB,那岂不是全部混在一起拉。
宇瞻黑豹的这个造型还是挺养眼的。
▲正反面的造型没啥差别,不过在反面的左下角有这条内存条的铭牌,当然我们可以顺便看下这只豹子。
▲右侧区域就是黑豹的英文PANTHER以及宇瞻的英文Apacer。
▲顶部是那种错落有致的风格,由于没有RGB或者发光条体,所以直接能看到内存的样子。顶部是采用银白/金色混色的搭配。
SSD的抉择
▲的时候入手了两条金士顿A0500G,现在全部展示出来了。这次要用那条没用上A0500G自带散热片那款。配合上主板自带的散热片,散热搞定。
▲左边这个A0是组装完毕的,右边是还未组装的。组装之后很难拆除散热片,这点必须要注意哈。
▲A0500GB的正面就是一张产品铭牌覆盖着主控跟NAND,为了保修,还是不要随意撕毁,直接把硅脂片+散热片压上即可。
▲背面则是没有任何元器件。
▲所以A0500G标配的散热片,正面对应的厚度较厚,散热规模较大,背面的很薄,起到固定作用。
▲安装之前记得把散热片上面的硅脂保护膜给撕了。
▲至于是否安装标配散热片,这个看个人的实际装机需求,这次我决定不用标配散热片试试。
电源搞定!
▲选择海韵FOCUSGX-,选择它的几个原因是——
1标准的ATX电源长度,虽然看着小巧,但是性能出色,输出非常稳定。
2.80plus金牌全模组线在itx机箱里面应用型更出色。
3如果可以的话后续可以通过第三方模组线来提升装机的颜值。
4风扇比起SFX更大,能辅助机箱散热
5做工用料出色,官方说全日系电容更能耐高温,更适合我这个itx机箱的工作环境
6有10年质保,比较放心
▲侧面就是FOCUS的LOGO跟海韵的LOGO,还有一个V型立体浮雕,两个侧面互为°,这样就使得电源无论正反装,都可以在机箱侧面正向呈现。
▲底部就是海韵FOCUSGX-的铭牌,在我国V~V交流电的使用环境下,FOCUS转换效率超越80PLUS白金线标准,更高的转换效率意味着更稳定与更省钱。
散热器就是它
▲我的散热器是根据CPU、电源、以及机箱综合考虑的选择,乔思伯这款超薄itxCPU散热器,散热器高度才38MM,适合我选定的乔思伯A4小机箱跟我用上海韵的FOCUSGX-。
▲38mm有多高?我们拿农夫山泉ml这瓶矿泉水来做对比,很矮是吧?配件包都比它体积大了。
▲乔思伯HP采用9cm风扇,下压式散热,能照顾到供电的散热。这款风扇也是超薄型的。
▲底部这一面可以看到4根φ6mm的热管贯穿,纯铜底座焊接热管,底座采用镀镍防锈。
▲散热鳍片与热管之间采用穿fin的形式,穿fin率在0.85左右。
▲真的十分超薄的散热器呀。
机箱可以提着走
▲乔思伯T8机箱,是款体型超小的itx机箱,整个机箱布局非常紧凑,可以同时支持SFX与ATX电源,不过ATX电源就需要特殊的散热器了。T8有其他颜色,比如红色,跟猛男专用色——粉色,但是我这次用上的却是黑色.......黑色跟我整套配置的配色也是挺搭的,整体一个黑色小钢炮。
▲通过跟旁边的农夫山泉ml的矿泉水相比,T8机箱本体仅仅比农夫山泉高一些,整个机箱本体尺寸仅为:mm*mm*mm,真的非常小巧。
▲双侧透钢化玻璃,加上超小的体积,所以focus,真的很适合他。
▲顶部高强度提手跟机箱本体可靠连接,不用担心机箱提着提着会掉下去。顶部还有个的RGB可控风扇。
▲机箱的两侧都有贴膜,在装机的时候,我会撕掉。剩下的结构我通过装机来展示吧。
itx小钢炮组装过程
itx每一步装机都要小心翼翼,因为高度集成化的结果就是,很多东西都是太精致了。
▲先把M.2NVMeSSD的散热片小心翼翼的取下来,因为这里有RGB信号/电源插针,然后把A0500GB装上并缩紧螺丝。装回去的时候要确保RGB的插针跟插槽正确配合,然后锁紧螺丝。
▲装CPUX,倒是很简单,装完之后,再把宇瞻黑豹16G*2装入。
▲乔思伯这款HP散热器的安装还是需要倒扣主板安装,当然安装之前记得抹硅脂,然后把主板散热器扣具拆下,把HP的散热器扣具装上。
从这图也可以看到X-I背部的i/o接口背面有屏蔽保护背板对i/o接口以及PCH等关键部件进行保护,背面也有一条M.2NVMeSSD接口。不过这个位置决定了它无法用太厚的散热片。
▲装完散热器之后,就是这个样子啦,超mini的,简直把每一寸空间都合理利用了。
▲其实我这个是错误示范,正确的做法是,把主板上面的所有接线都接完毕后,才把主板套件装入机箱。不然乔思伯T8里面的空间太狭窄了,你会发现最后还是需要把主板拆出来把供电线跟信号线全接好再放进去。
▲整个主板套件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留下的空间比ATX电源稍微大一些,用来装海韵FOCUSGX-W正好。T8有自带一个SFX专接架,如果使用SFX电源散热器限高可以进一步放宽
▲我随后装上电源,然后准备装RTXDUALMINI,然而我错了,安装的顺序是错误的,而且很多配件都要拆掉,比如2.5英寸硬盘架,M.2NVMeSSD也需要晚点装。
正确的安装顺序应该是,先把mini装入,然后把显卡顶到底部,然后把所有信号线、电源线全部连入到主板套件(包含内存、主板、CPU、散热器)上面,再把主板套件装入机箱,然后紧固主板跟机箱的螺丝,再把显卡小心翼翼的插入PCIe插槽,随后把金士顿A0,装入,再把X-I散热片装入,最后适当走线之后,再把电源装上。最后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是否装入2.5英寸的HDD/SSD。
如果使用背部的M.2NVMeSSD的话,也必须在主板装入机箱前装入。
▲装完之后,就是这个样子,我这边采用不理线,主要原因是为了透过缝隙观察X-I的指示灯,当确认为绿色之后,我才安心。如果采用SFX电源的话,电源占用的空间更小,如果采用定制模组线的话,机箱会更加美观,但是这些都是需要预算的。当然SFX+定制模组线也带来一个优点,就是可能塞
入轻薄型的3.5英寸HDD。
▲换个比较干净的背景试试。
▲双面的钢化玻璃装上。
▲虽然T8这个机箱能手提,但是也是相当有分量的。
流光溢彩
主板正面的流光溢彩被遮挡住了。我们来看看我们看得到的流光溢彩
▲华硕RTXDUALMINI那条流光溢彩的灯带,当显卡常规装法的时候,可以在顶部看到这个幻彩,当采用90°转置之后,可以在正面看到流光溢彩。
▲乔思伯顶部的风扇是RGB的,不过属于自娱自乐型的,你没办法去单控或者总控颜色。
▲机箱背面还是可以看到华硕ROGX-I的背部灯带在那里幻彩,这个可以通过ARUASYNC进行个人自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