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军旅剧骗去当兵的,后来都咋样了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有关军种那些事儿。

回忆小编的大学时代,每年高校征兵的时候,都会接到各种各样的“奇葩”问题。

比如:

“学姐,我想去狼牙特种大队,怎么报名?”

“学姐,我要参加空军,能开飞机的那种。”

“学姐,我要成为火凤凰中的一员,我要去“野军”,参加特种兵的选拔。”

咳咳咳,学妹,更正一下,你说的是野战军。

“学姐......”

相信很多有志青年都是满怀憧憬走进部队,希望成为电影中的英雄——《战狼》里的冷锋。

但是,军营的生活真的是小说里写的那样吗?真的有电影中的特种部队吗?小编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们,这个真的有!

1

我是特种兵

中野虎师回来的特种兵(很帅)

盛苏磊,曾服役于陆军七十一集团军某特战旅,现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任校退伍老兵协会会长。苏磊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特种兵,但是,大学时期他读的是播音主持专业。(剧情参照《我是特种兵1》里的小庄本庄~)

(汇演时,担当主持人)

当兵第一年,他是一名防空炮兵。最初的他很开心,以为这样就可以天天打飞机。

(理想图)

但现实是:

“每天对着空气转炮,一上午手就要断了。一个月下来手上都是血泡。”

刚去部队,三公里跑了14分半。他不能给大学生士兵这个头衔丢脸,就每天背着沙袋加练,最后考核的时候,三公里十分半。

第二年,他终于成为了一名像小庄一样的特种兵。

(理想图)

结果,真实的生活是:天天爬绳子,滑降,训练搞不好就要低姿匍匐爬回去。

(射击训练时,盛苏磊用狙击枪打穿的硬币)

2

我是步兵

在成为兵中之王的路上,如果你将面对的是这样的训练,你还会坚持吗?

吕晨,现就读于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因为一本军旅小说,高考结束的他选择参军入伍。

曾服役于原南京军区31军某摩步师,是一名步兵。起初他以为自己可以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成为一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特种兵。

(吕晨训练图)

但是,在成为一名合格步兵的路上,只有:练、练、加练和永远干不完的活。

作为新兵去参加大比武,那张满手老茧和血泡的图片,就是吕晨和战友们在拉单杠的时候,留下的“勋章”。而苦练的回报是吕晨和他的战友们在比武中创破了师记录。

当你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将是未知。除了做好自己,坚持下去,别无选择。

3

我是火箭军

也许你面临的将是这样的生活:

曾服役于火箭军某部的王沁是这样描述她的从军之路的:“军营,难道不应该是电视剧中描述的那样?”

(理想图)

刚到部队,眼前的景象就让王沁心凉了半截儿。

同龄人在大学里享受青春年华,而自己每天面对着群山和背不完的号码、固定的作息、干不完的杂活。没有电影里的热血沸腾,也没有小说里跌宕的剧情。

(右二,王沁现就读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退伍军人组织军鹰协会财务部副部长)

也许,这并不是王沁一个人的经历,是许许多多部队青年的作息表。

可是,在部队的日子,也在改变着这个曾经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姑娘。

每当她站在镜子前,整理着装的时刻,总会觉得自己成长了。虽然和曾经看的军旅小说里有差距,没能成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女超人”,但是军营的舞台,让王沁找到了自己。

4

我是报务员

刘娟是个福建姑娘,在福建农林大学读完大一后,她决定参军。带着对军营的向往和憧憬,她成为了第26集团军步兵某旅的一名报务员。

一个南方姑娘就这样一路向北,三天的火车让刘娟和战友们期待着到了营区能赶紧洗个澡。

而现实是下车后马上点验行装的命令。有的人提出想要洗个澡,班长的一句:“还以为你在大学吗?”那一刻,刘娟委屈极了。

而下连后也并没有想象中百步穿杨、飞檐走壁的生活。对比之前在大学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她倍感失落。

连长的一句“来部队不是为了来吃苦,那你们是为了什么?”让刘娟明白,其实兵和兵之间没有区别,差的是人和人做事的态度。

“退伍卸军衔的时候,哭肿了眼,想着我飞扬青春的日子即将逝去,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很多,比如低姿态的做事态度,比如拉练鼓动的快板、比如技术流的黑板报、还有军乐队的竹笛。”

5

我是话务员

“没入伍前重庆小面对于我来说没什么特别,退伍后在部队和战友吃的重庆小面,是我觉得最好吃的一碗面。”——李思奇

(右二,李思奇)

李思奇,曾是原武警重庆总队某部通信站的战士,退伍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滨海学院。李思奇和小编说起她参军的原因,是因为外公。

“我外公是一名革命军人,所以从小受到熏陶。大二的暑假自己选择了报名参军,我记得意向选择里可以填报两项,我选择了陆军、空军。”

“有句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当时的我就是这种感觉,觉得自己渺小得不值一提,觉得自己在做的每件事都有些重复多余。”

“直到有一天,因为要参加演习,站里大部分的男兵都被抽调走了,值班站哨、公差勤务大都落到我们女兵肩上,帮厨、站哨、值班、保障……忽然的忙碌让我感受到那句“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背后的无畏与奉献。”

“如果话务台成为你的战场,那么为每一单电话负责,做到快、准、通、好就是你的责任的担当。

6我是文书

“曾经,我以为当兵就是每天都像电影中演的,那样惊心动魄。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海军陆战队的队员。”——孙绍雄

入伍前就读于厦门大学的孙绍雄从小是个军迷,大学里学习化学专业的他,以为自己就算当不了特战队员,也能去研究研究火药吧。而现实是,他成为了连队的文书。曾经让他头疼的文字,成了每天必备的工作。

曾服役于武警四川总队成都支队的他新兵连后被分到了看守所,两年如一日的训练+站哨+工作的流水作息,让一个理科男变成了文武全才。一手拿笔,一手扛枪。

绍雄也曾抱怨过,自己仿佛是被“骗”了,但是他又觉得自己也在收获着。

“在感慨落差的时候也在体验着,部队带给我的,除了那一身橄榄绿的飒爽,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情。”

maybe也许,心怀特种兵梦的你成为了一名文书;也许,心怀飞天梦的你成为了空军后勤的驱鸟员;也许,曾想上舰远航的你成为了炊事班的一员;也许从军路上,我们都会被曾经想象中的“部队”所“欺骗”,但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每一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坚守,要想实现伟大的强军兴军梦,就要求每一个军人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站好岗端好枪。就像这世界上总有人要在舞台后方一样,部队里每个默默付出的岗位又何尝不是自己无硝烟的战场。

在和平年代,也许我们少了驰骋沙场的机会、燃情时刻也只在具象的某一瞬间出现,重复动作充斥着日常训练和生活。但正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才培养出了我们关键时刻能拉得出去的作风。

本期的推送到这里就结束啦,不知道读完这期文章有没有让你坚定了想要携笔从戎的雄心壮志呢?也欢迎老班长们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部队记忆。

下一期,再会~

作者:柳思羽

编辑:王兴

来源东南前哨,需转载请联系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8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