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报曾是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之一,现如今随着宣传栏、电子屏的普及,大街小巷已经难觅黑板报的踪影。但在南口镇水厂路社区,有三块老式黑板,连续20年,每月一期,从未断更。
每到逢年过节,黑板报上总有问候和祝福,平日里,居民们能从上面了解到社区、昌平区乃至国家的最新动态,学习一些科普小知识。
而张罗起这些黑板报的,其中一位就是社区居民——王厥美。
用三寸粉笔,绘出社区独特风景
“社区三月春风吹,和谐暖风乐融融”“两委班子齐带头,志愿服务有标兵”……水厂路社区黑板报上的一首首打油诗,都出自王厥美之手。
王厥美老爷子今年已经82岁了,是一名有56年党龄的老党员,水厂路社区的三块黑板中他包揽两块。
没有专业的绘画基础,也没经历过系统的文学培训,但王厥美的内心世界却充满了鸟语花香,用自创的诗歌“唱出”心中的颂歌,用板报上的画作“讲述”眼中国家的发展。
在他的一笔一画辛勤付出下,具有时效性的国家方针政策、充满正能量的好人好事与社区重点工作部署,及时出现在黑板报上。多年来,这些“接地气”的黑板报也就成了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信息汇”。
退休之前,王厥美扎根于南口水泥机械厂,从那时起,他就因为热爱和责任承担了厂内的思想宣传工作,黑板报就是他最主要的宣传阵地之一。等他退休回到社区,阵地也就跟着转移到了社区。
“退休后也闲不下来,写写打油诗画画黑板报,把黑板报传承下去的同时我也收获着快乐。”王老爷子抚摸着黑板笑呵呵地说道,“而且现在社区也一直支持我,你看这个棚子顶,就是怕下雨把板报淋花了才安装的。”
黑板上的小棚子20年来,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王厥美坚持更新黑板报。家人也十分理解他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情怀,老伴时常去帮他读板报,检查错字;想到冬天在外出板报冻手,还会贴心的为他准备上手套,成为他坚实的后盾。
用志愿服务,书写“绝美”人生轨迹
除了定期更换板报,王厥美还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在社区其他志愿活动上。每到节日社区举办演出时,王厥美会写快板儿剧,说说唱唱都全能。
王厥美的作品集
除此之外,王厥美还是社区“夕阳红”理发队的一把好手,时不常就出来帮助社区邻居们进行定期理发,无论老少,都对王老爷子的理发手艺口口称赞。“
“今年年初王老爷子还在帮居民理发,疫情的时候还会上门服务,我们也劝他岁数大了歇歇吧,但他闲不住,只要有志愿活动就来参加。”水厂路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卫说道。
王厥美帮居民理发
志愿服务从不落下,名誉过往他却不爱提在嘴边。“光荣在党50周年”“北京市社区志愿服务终身荣誉奖”“昌平区优秀党员”等奖杯证书,都他被收在箱底留作纪念,但这些也都记录着他在志愿服务中不可磨灭的贡献。“人活着,就要活个精神头!”王厥美说,“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不能忘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坚持画下去,坚持把志愿服务做下去,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增添色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王厥美就是水厂路社区的宝。在社区文化建设和志愿服务中,王厥美乐此不疲,用自己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继续为社区和社会作出贡献。而这条志愿服务之路,王厥美还会再一直走下去……
供稿:水厂路社区
记者:尚方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