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烟花”,终于走了。
7月27日下午5时,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调整为Ⅲ级。
此前,因“烟花”而转移至临时安置点的工友们也陆续开始离开。
尽管只有短短几天时间,但是大家却在安置点感受到“家”的温暖。
离开之际,他们做的这些事情,也让人暖暖的
黑板上留下感谢信:永生难忘!
昨天下午,在杭州富阳新桐乡临时安置点的80余名来自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的过境船民及子女,准备撤离安置点回到自己的船上。
临走时,在安置点的小朋友自发在黑板上写起感谢信,感谢安置点的叔叔阿姨们对自己的照顾。
昨天,在湖州太湖图影小学安置点内,多名中铁八局农民工留下了一封真挚的感谢信。
每个教室都整理打扫干净
在杭州富春中学安置点,秦望项目有名工友临时在此过渡。接富阳区防指的指示,今天下午1点可以撤离。
中午吃饭的时候,工友们觉得在学校的3天,占用了学生们的教室,想要留下一些感谢。
大家推举了几位文笔较好的后勤人员,你一言、我一语,拼凑写下了这封感谢信。信中表示,会继续为建设现代化富阳做出努力。
撤离时,工友们小心翼翼把每个教室都打扫干净,桌椅摆放整理,不留下任何生活痕迹,只留下了这一封感谢信。
把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千余人没留下一片垃圾
“谢谢你们,再见!”
7月27日中午12点,在杭州奥体实验小学体育馆临时安置点休息了两天多的工友们,扛着大包小包,陆续走上大巴车,出发前往工地的住处。
临行前,他们不时向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挥手道谢。
让奥体实验小学体育馆临时安置点负责人楼建波老师惊喜的是,“他们不光把自己睡的地方打扫干净,还主动把门口一袋袋生活垃圾全部带走了。”
不止是他们。这个台风天,武林广场上的浙江展览馆也成了周围工地务工人员临时的家。
7月27日一大早,随着台风烟花的远去,工友们也早早整理好行李,悄然回家。
诺大的展厅里,空空荡荡,仿佛往日闭馆后的干净整洁。据悉,从7月24日开始,浙江展览馆腾出约平米的空间,供多名务工人员休息。一楼安排的是省数字出版大楼项目的工人,二楼安排的是杭州中心项目工人,各个项目的工人又按照班、组划定区域。展览馆还人性化地在二楼划出了女性专区。
现场还为工人们准备了凉席、毛毯、防潮垫等应急物资,面包、牛奶、饼干等食物,还有消毒液、测温仪、口罩等一批防疫用品,让大家安心度过台风天。
“风雨无情,人间有情”
一封封
手写的感谢信
在杭州拱墅小河街道育才中学避灾安置点,中铁三局的职工赵炎炎代表全体员工写下感谢信。
一个个
打扫安置点的背影
27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27日中午,在杭州上城区湖滨街道天长小学避灾安置点避险的务工人员全部离场,返回工地。
一间间
恢复如初的安置点
27日,杭州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天杭社区值班人员吴银春跑去安置点,想问问工友们需不需要社区提供什么帮助。没想到一到那儿,桌子摆得整整齐齐,工人们都已经撤离了。
27日早上9点,被集中安置在临平星桥一小的工人们陆续撤离,留下的是两间干净整洁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