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教室改造运动正在国内风起云涌,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自下而上集体爆发。在技术改变教育的狂欢热潮之下,智慧教育有着更加宏观而长远的视角与高屋建瓴的认知:任何技术与环境的配置都应该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提高教学生产力为目的,以尊重师生、课程及学习体验为原则,还原教育本质,循序渐进,而不是本末倒置地追求技术的堆砌,更不应该盲从于潮流或竞技。
年世界教育创新大会(WISE)向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和教育创新者问了一个问题:“年的学校会是什么样的?”可以肯定的是,学校将依然存在,但功能不再是课堂教育。教育方式将围绕解决真实的问题来设计。学生围绕特定问题形成学习小组,学校成为他们社交、议事和实践的地方。教师将变成一个知识的策展人。”
我们最熟悉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是,老师扮演的是全知全能的知识输出者,而学生们就像一个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主要的动作就是“接收、回应、反刍”。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普及,移动设备无处不在,信息不足太少而是太多,知识已经变得唾手可得。
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用上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