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只有明白了这些,才算是找到了教育的

1.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1到6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6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不言不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2.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3.不要让孩子在家里处处搞特殊化。如果孩子在家里的地位高人一等,吃穿用都是特殊待遇,会让孩子“恃宠而骄”,滋生优越感,自私不会关心他人。他会认为别人为他做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完全不需要回馈。

4.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5.不要对孩子的错误过分偏袒。孩子犯错很正常,可怕的是家长不分是非地偏袒自己的孩子。这样,很容易变成熊孩子,窝里横。在家大人可以时刻当保护伞,但在外面和学校,别人不会偏袒他,到时候孩子就会受罪。

6.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不想告诉你,那就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经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9.稳定和安全感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们能感受到来自稳定家庭的安全感,这将有助于他们应对来自校园内外的各种挑战。

10.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湖底的浮萍:资深教书匠,学校管理者,市作协会员。学习改变命运,交流丰富人生!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7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