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86%的教室都已经配备大屏幕,甚至很大一部分教室配备了“书写性”大屏幕——这种高端硬件的普及比例,在全球都已经是领先标杆。但是,很多电子白板、交互大屏企业和一线教师反馈:昂贵的大屏和普通黑板“差别不大”。
大屏普及成了“黑板”
从年以来,厂商的市场推广关键词看,“纳米黑板”、“电子黑板”已经成为替代“交互白板”的新的“时髦名词”。这种变化有两个巨大意义:
第一是,大屏交互显示技术进步巨大。无论是屏幕显示的尺寸、显示的效果,还是互动书写性能、模仿粉笔效果的书写观看体验,甚至是产品的价格,都已经到了“可以替代传统黑板”的水平。用电子技术替代黑板的好处显而易见:仅仅一个没有粉尘问题的优势就足以受到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大力欢迎。而且,电子黑板更能够让电子课件、多媒体教学手段“居于课堂中心,并更好的与书写点评整合”。
第二点,大屏成为黑板的替代物,也反映出一线应用过程中,大屏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教学过程迭代升级”。厂商和老师,都愿意用电子黑板、纳米黑板这样的名词,本质上就是对“大屏新功能”的“不感冒、印象有限、应用有限”的反馈。对此,行业人士指出“老师要的只是拿来就能用的产品,就跟手机一样都知道怎么打电话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