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如一日,退伍老兵徐振理踏访千山万水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440.html

本文转自:中国军网

徐振理,江苏省道德模范、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这位退役老兵历时39年,踏访千山万水,足迹遍及家乡田野、档案馆和相关纪念馆,查阅史料,寻访知情人,为新四军老战士找到战友和救命恩人、找到烈士的亲人和墓地……

39年如一日,是什么支撑着他做这样一件功在千秋的善事?

(一)

年9月29日,徐振理(左一)带志愿者陪烈士亲属代表在何川兰烈士墓前献花祭奠。

江苏省滨海县是革命老区。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无数抗击日军侵略的悲壮诗篇,留下无数先烈的不朽英灵。

徐振理年出生在滨海县天场镇。他出生的小屋和读小学的徐丹小学校舍,抗战时期曾被日军野蛮火烧,操场上曾经流淌着同胞的鲜血。他读中学的秉义中学,是以抗日烈士的名字命名的。他的爷爷是抗战时期村、乡财粮员,他的外公是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民工,母亲的嫡亲表叔是抗日烈士……

徐振理介绍说,天场镇曾是新四军3师8旅首任旅长田守尧、陈洛涟夫妇战斗过的地方。陈洛涟烈士是他爷爷的领导和邻居。从记事起,他就常听爷爷讲述田守尧、陈洛涟的故事。13岁那年的清明节,他和老师同学坐着拖拉机前往阜宁县“盐阜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但没有找到陈洛涟烈士的名字。这件事成为他年幼时的遗憾。

年12月,徐振理入伍来到位于北京的军委工程兵某团。新兵连的生活十分艰苦,没有训练场,战士们将空地整平作操练场。天降大雪,指战员们积雪清扫干净后,趴在地上练习射击。紧张的训练之余,徐振理还主动承担出连队黑板报的工作,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正是军营紧张的生活,磨练了他的意志,锻炼了他的体魄,培养了他崇拜英雄的精神。

年,徐振理“解甲归田”,成为滨海县天场镇民政办的一名办事员,参加革命烈士证书换发、补发及抚恤金发放等工作。他一直没有忘记陈洛涟烈士,他了解到在家乡这方热土上,还有许多像陈洛涟那样的英烈,至今人们不知道他们家在何方?还有一些亲人几十年不懈努力,苦苦寻找战争年代失去音讯的亲人。

为英烈找到亲人,为烈士找到牺牲地和墓地。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让徐振理扛起了传承家乡红色基因的重任,一干就是39年。

(二)

徐振理说,滨海是个小地方,他是个小人物,做的都是“小事情”。“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样一个“小人物”却通过不懈努力,抢救和还原了一段段被几近淹没的历史。

年秋的一天,位于北京市卢沟桥的抗战“雕塑园”,邀请驻京百位老战士召开座谈会,徐振理的族中长辈、原海军政治学院副院长徐平将军应邀出席。他的家乡江苏省滨海县天场镇徐丹村曾遭受日军杀人放火之害。座谈会结束后,他打电话委托徐振理把这段史实搞清楚。

徐振理不负重托,认真调查核实,查清了日寇放火烧徐丹的罪恶历史。徐振理的爷爷徐万安在《家史》里作了记录:年6月17日,驻阜城日本侵略者和汉奸23人开进徐丹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徐振理的父亲徐邦石当年只有5岁。日军放火烧毁村庄、学校的时候,他和姐姐、哥哥跟随母亲到外公家躲避。日军撤走后的第二天早晨,他随母亲冒着余火余烟回到家时,看到的是满目疮痍。突然,屋顶上余火未熄的桁条掉了下来,砸到他的右腿……老人直到去世前15天,才把当年侵华日军这段罪行告诉徐振理。年1月26日,徐振理抢救这段历史的经过,以《一部〈家史〉揭开日军滨海烧村暴行》为题,在多家主流媒体刊登,引发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