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门,我媳妇的一天:起床、骂我、做早饭、骂我、骂孩子,顺便骂我、打扫卫生、骂我……我的一天:起床、挨骂、吃钣、挨骂、看手机、挨骂、看孩子、顺便挨骂……”
这是最近朋友圈流行的一个“梗”,因为防控疫情的需要,很多人的假期延长了,或是弹性工作、远程办公,让家庭成员相处模式改变了,以前两眼一睁,忙活着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回到家,忙活饭,和孩子以及孩子的作业着急,夫妻间、亲子间,正式交流的时间没多少。现在,居家时间多了,天天都在彼此的眼皮子底下,闹别扭都不能摔门而去,于是,两口子都脾气见长,孩子也“慌得一匹”,以为爸妈从此不上班了,只剩对自己发泄情绪了。
好在新的任务来了,从2月10日起,包括天津在内的很多地方,中小学网上开学了。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都首次体验把家当课堂。孩子们新鲜,又有点不适应——接下茬儿老师咋没反应了?周围也没个同学“开小会儿”,最要命,老妈在旁边盯着,这不等于陪读了?以前只有放学后才挨骂,现在上着课就得挨骂。家长也有点不适应——以前把孩子“扔”学校就完了,现在还得陪他上课,还得拍孩子学习的视频,得和老师在群里互动。还有自己家这宝儿,平时不让他玩儿手机浑身皱巴,这回有正事儿了,又不好好看了。一会儿吃零食,一会儿玩儿笔,上着课还去厕所……气得老妈要咆哮课堂了:“你上课就这样啊,你认真听讲了吗?手又干什么了?一会儿不识闲儿,怪不得平时做嘛嘛不对呢。”于是,陪上课又陪出一肚子气。老师们也不容易,从老师变成“主播”,很多老师也是初次尝试,没有了现场互动,没法敲黑板,没法点名让孩子回答问题,平时一眼能看穿谁发愣呢,谁没听懂,现在嘛也看不见啊。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也不知道屏幕那边的学生都看着我没有……对于站惯了讲台的老师们来说,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录网课,搞直播,不知道新学了多少技能才把自己弄到网上。老师想让家长帮着盯着孩子们在家认真听课,实在也是希望孩子们别耽误了学习。
停课不停学,利用网络教学,是适应特殊时期的新改变,好主意。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得适应。面对这次疫情,人们都要面对被迫改变的生活,少出门,不聚会,在快递和外卖都短缺的情况下如何满足生活所需,不会做饭的也得被逼学会做饭。在家办公听着挺美,却变成了24小时在岗待命,还得学会视频开会的礼仪……这一切都需要适应。从心理学上说,习惯被打破,人们会很焦虑,有情绪也正常,但是适应环境的需求也是一种锻炼。这两天网医院里淡定看书还有潇洒起舞的患者,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适应生活的改变和暂时面临的困难,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一切会好。
(来源: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