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考教师资格证不在自己的规划中,而且也没考教师资格证的想法,所以整个考试过程中不是很主动。
尽管内心并不想考,但由于一些原因报了名,笔试也考过了,面试之前不打算去,被老师给教育了一顿,再加之我从来不做半途而废的事情,就有了后来的面试。
我的准备时间是四五天,但这四五天并不是都用来准备面试,只是每天花了一点时间,累计准备时间不超过十小时。
我的备考资料是在学校门口免费领的一本薄薄的书,花了几块钱买了配套的视频。
书的内容和视频的内容都很少,书大概翻了翻,视频看完了,并且做了几张自己的笔记,自己的笔记真的超级重要。
备考资料不能太多,最主要的是把那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
给大家一些面试的建议:
1.要做到熟悉流程。
流程是指你对面试的整个流程要熟悉,全程你会进入四个教室,第一个教室是存包,存包时尽量把衣服换好;第二个教室是抽签室,各个科目的同学都在里面坐着,进去后看牌子找你的科目位置坐好,老师会讲完话开始抽签,你所抽的签决定着你的考场和顺序,抽完后填表,再就是等待老师叫你,带你去第二个教室。
第二个教室是抽签和写教案,抽签是抽你的试讲内容,抽完后会给你发教案纸,就在这个教室写教案,写教案的时间挺紧的,所以一定要规划好,写快一点,具体的写教案时间我忘了,时间到了老师就会带着你去面试考场,通常情况下你都要在考场外等上一个人出来,如果上一个人讲的时间长,你的等待时间就长,等待时间里你也可以趴在墙上写教案,但我不建议这样做,这样会让你更紧张,这会你就放松,什么都别想。
2.要做到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说的是你的面试结构一定要完整。图为我当时面试考场的环境,1、2、3、4号都是老师,1号老师只是负责签字,核对信息,和你面试无关。3号老师是主考官,2号老师和4号老师是副考官。
进入考场后,你要先在一号老师那签字、核对信息,然后在5高位置和老师打招呼、自我介绍。
完毕后,上讲台试讲。试讲前要先和学生问好,虽没学生,但也要装作有学生,表情动作语气都要到位。一定要提醒自己语速放慢,因为很多同学一紧张,语速就快了,试讲节奏也会变快了,这样会影响整个试讲效果。
比起试讲内容,试讲结构显得更为重要。短短15分钟,要想把一节课的内容讲清楚不太可能,而试讲的主要目的也不是看你能不能讲清楚内容,它主要是考察你有没有当教师的潜质,你对教学过程的了解。
15分钟的试讲,你可以讲不清楚内容,但结构一定要完整,比如导入、新课讲述、练习巩固、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这些环节都要涉及到。当然,我只是举个例子,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教法,但一个环节也不能少。特别是与学生互动环节,因为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注意试讲前后和学生打招呼也不能忘,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不要觉得这只是15分钟的试讲,就自行省略很多环节。
英语之前一定要多记一些每个课型都能用到的句子,比如叫学生回答问题的英文表达,点评学生答案时的英文表达,每次都不能一样。
3.细节不可忽略。
前面两点都是从宏观上来讲的,之所以要先从宏观上来说是因为我觉得,你对整个面试从整体上有了把握后,你才能更好的驾驭整个面试;整体上的把握也可以降低你的焦虑感。
从宏观上对面试已经有所了解,接下来就是细节问题:
(1)敲门、问候、擦黑板等。
(2)服饰。
大多数人都想着面试嘛,得穿正装,但并非所有的面试都得穿正装。教师资格证面试,要不要穿正装得因人而异,我这里以女生为例来说。女孩子穿正装的话,就得配高跟鞋,但有些人穿不惯正装和高跟,要是非让她穿的话,她会感到不自在,一部分注意力可能就会分散到她的衣服鞋子上,正装也不利于写板书,但正装最大的好处就是显气质。
装饰品如果用的恰到好处能起到点睛的作用,但我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戴装饰品,毕竟那个度不好把握。宁愿无功无过,也不要去冒那个险。
(3)妆容。
女孩子一定要化个淡妆,口红颜色不能太烈,头发扎起来。妆容这块不能太刻意,淡淡的就好。教师以后面对的是学生,所以在服饰妆容上都不能太刻意,否则会把学生的注意力的从课堂吸引到自身的着装打扮上,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4)表情、语气。
你全程都要带有微笑,我们常说“爱笑的女孩运气都不会太差”,笑除了是内心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交流工具,笑是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也展现出你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面试也是选拔性考试,比起郁郁寡欢的学生,他们肯定希望能挑选出一些乐观积极的学生。
你的语气、表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与考官的心理距离。虽说面试是按每一个点得分的,但没有哪个老师能真正的做到客观的按照每一个点得分,基本都是凭着对你的整体感觉打分。你给老师的整体感觉好了,可能你讲的不是很好,也能过。相反,你给老师的感觉不好,但是讲的好,也有可能过不了。
面试考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你长期的积淀与短期一些知识的学习。
我给你们再多的建议那都是我的,在认真听我的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情况制订自己的备考方案那才属于自己的。
“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就能走多远”,这句话同样可以用在努力上,无论是教资面试,还是以后的很多考试,希望你都能从宏观上有所把握,然后再去考虑细节。
换句话说就是你已经对考试已经有了宏观上的了解,也知道了怎样做才能通过考试,再回过头来看自身还有哪些欠缺,努力弥补,这样可以使你的努力变得高效。
真正的努力一定是有策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