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厂,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称谓和存在。那是发生在上世纪年至年,短短的十五年间的一段历史往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几百万人远离城市,深扎在大山密林之中建起一座座“数字”工厂。
在湖南沅陵县大山深处,有一处叫洪山界的山峰,在茂密的丛林之中掩映一片废弃的工厂。这座工厂便是三线时期的产物,原航空工业部沅陵五二动力机械厂,军工代号“”,主要生产飞机发动机。
当时在沅陵境内,还有五一厂、五三厂等多个军工厂。五一厂位于县城,保存还算完好但已有当地企业租用,外人不得入内。五三厂的规模比较小,现在也所剩不多。五二厂算是其中规模较大的厂区,分布在几个山沟中。鼎盛时期,有职工家属共计多人,宿舍、电影院、卫生所、幼儿园、学校、食堂、澡堂、市场、邮局、灯光球场、俱乐部等配套设施齐全。厂区内,每日都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上世纪80年代后,五二厂也面临着厂区分散、偏僻闭塞的发展问题,不得已从此迁出。如今再次走进这个厂区,还能看到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痕迹。剩下的厂房有的被拆除,有的被小企业租用;大都数年久失修的住宅被废弃,只有少部分被利用起来。一幢幢青瓦房或是石头砌成的厂房错落有致,斑驳的墙体、荒废的厂房。随处可见很有特色的标语,透露出浓浓的年代感。
广场前面的黑板报栏经过岁月的风雨洗刷和路人的涂抹,早已没有了当年的任何文字图案痕迹。厂区大门在被封堵之后,当地村民在大门前建了一个小型的土地庙,不时还有村民来此烧香祈福。曾经的电影院,是整个厂区最受欢迎的地方。每当有新电影上映时,工厂还会免费送票给附近的村民,电影给那个年代的人带来了很多的欢乐和难忘的记忆。而如今这个电影院,倒塌得只剩下一面砖墙和门楼,院内长满了不知名的杂草,跑满了散养的小鸡。
整个厂区,如今呈现的是一种复古的灰色调,看上去满是沧桑的岁月痕迹和厚重的历史沉淀。随处可见的青砖瓦房,复古的标语,特色的苏式建筑,成为了这些陈旧厂房最美丽的装饰物和历史的见证。
这里没有了忙碌的人群,没有了喧嚣的机器轰鸣,只有一片宁静,静得落叶有声。偶然碰见几个生活在此的村民,相互打量一下,便又忙着手里的活计。这个曾经热闹的厂区,已经无法让人感受到过去的辉煌,低矮陈腐的残破建筑显得死气沉沉,毫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