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春捂秋冻要适刻而止,秋冻不

白癜风换肤计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20/5778381.html

“春捂秋冻”是一条养生谚语。简单地理解,就是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见冷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春捂”等到明年再说。今天重点说说“秋冻”。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当下寒露节气已过,在北方个别地方最低气温到已降至零下了,早晨晨练时发现不少人秋冬季服装都派上用场上了,该捂的开始捂了,该裹的开始裹了,有了防寒意识。但也发现一些年轻人,特别是女性,为了颜值形象依然还是穿夏季衣服,半截袖、裙子、短裤、瓢鞋、丝袜等单薄衣服,表面说不冷,实际上缩脖子、搓手心、直跺脚等都是冷的表现,在室内还勉强,在室外真的不合适了。

凡事都要适刻而止,“春捂秋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这个常识都知道,人的体温总是要保持摄氏37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调节,同时也要靠增减衣服来协助,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每年的3月和11月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一方面是气温变化大,同时与衣着调适不当也有很大关系。

从人的免疫力来说,也不是人人都适合“秋冻”。据医学专家介绍,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秋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尤其是今年,在常态疫情防控下,更要注意,既要防感冒,更要防止秋冬季流感。

要知道,秋季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对于有这方面疾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防寒尤其重要。专家表示,这部分人群如果也尝试“春捂秋冻”,将是十分危险的举动。比如穿着拖鞋虽然比较时髦也比较舒服,但末梢循环节奏被打乱,易引发血压升高等症状。气温波动大,体质较弱的人尤其要注意保护头、手、足这三个关键部位。有些现在看是没什么问题,但早晚是祸根。

需要注意的是,就算体格健康的人群,“春捂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时,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盲目“秋冻”,切不可取。奉劝那些喜欢“秋冻”的伙伴,别只为了美丽而“冻人”,该增加衣服还是要及时增加衣服,落下毛病遭罪的是自己。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希望能够帮助到你和更多人。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