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业餐饮网旖旎
千亿规模的“米线”赛道,品类霸主的宝座却一直暂缺。
全国不止10万家米线店在激烈厮杀,庞大的门店数量背后,让我们看到这个品类的“万店”基因潜力。
但目前却鲜少有品牌突破千店规模,近几年也似乎没有迸发出新“火花”。
而就在最近,川渝地区异军突起一匹米线“黑马”,势如破竹。凭借创新6大味型、26种配料的“三仙米线”,成立两年来不断刷新行业纪录。单店日营业8小时,单日翻台高达13次,营业额突破2万,复购率达到20%。
它就是目前店店排队,爆火各大社交平台,门店已突破家,辐射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省市,还在加速全国布局扩张的“曾三仙米线”。
究竟它是如何在传统米线赛道,创新出新玩法?
这样的带有“川渝”特色的创新米线新势力,又能否造就“千店”品牌?
近日职业餐饮网独家专访曾三仙创始人曾梦蝶,和她一起聊了聊米线赛道暗藏的新机会。
曾三仙创始人曾梦蝶
从火锅店老板娘到“米线女王”
四点思考,让她发现餐饮“新大陆”
从小就出生于餐饮世家的曾梦蝶,是个地地道道的重庆妹子。
在她的记忆里,和餐饮有着不解之缘,父亲一直开小快餐“杂货铺”,卖重庆小面、砂锅米线、抄手,她从很小开始就在店里帮忙。
大学毕业以后,她没有选择子承父业,而是想独立着试试手,第一桶金是开卖麻辣烫,之后又攒了积蓄开了自己平的火锅店。
一个人从炒料到切配,所有事亲力亲为,做了3年时间,年她被父亲叫回去,一方面父亲年岁大了需要她回去帮忙,一方面也是心疼她一个人,火锅店店大,费得精力太多。
但人回去了,她还是不“安分”,她决定用她的新思路改造父亲的小店,就这样“曾三仙米线”应运而生。
那为什么她会抛弃以前的快餐模式,不做小面、不做抄手,而是选择“米线”这个品类呢?
曾梦蝶给我们道出了她的四点“思考”:
1、市场优势,米线还处于“蓝海”阶段,有规模却没有霸主
“在我看来,米线正处于蓝海阶段,这个千亿规模的赛道,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品牌,但无论从规模上还是这几年的创新力上,都有些乏力,还一直停留在口味清淡的云南米线上”;
“赛道暗藏这样的填补空白的机会,所以我想是否可以创新米线的口味,将‘川渝’这种麻辣上瘾型口味融入米线,再加些川渝地域特色,也许会找到一个不错的切入口”,曾梦蝶表示。
2、品类场景优势,既可快餐,亦可小吃
而且从场景上来看,曾梦蝶认为,米线既可以是饱腹型的快餐,也可以是休闲解馋的小吃,无论从客群来看,还是从就餐场景上,都是极具广普性的。
3、单价优势,米线比面等品类客单做得更高些
除此之外,相比于小面等品类,米线的客单价更高些。曾梦蝶父亲门店对面就是一家米线店,她发现一碗小面大概在十几元,但对面普通的一碗不加料的砂锅米线却可以卖到20元以上的客单价,而且生意还爆满。
4、“千店”模式基因,可复制性强,投入少,门槛低
而米线这个品类,不像面品类是碎片化的市场,市场相对统一,味型也不复杂,标准化强。
从总体看来,刚需性强、可复制性强、投资少、模式轻、门槛低,更容易跑出千店品牌。
不足10平小店,单店日营业额破2万+,复购率达20%,曾三仙米线火了!
曾梦蝶说干就干,将父亲的门店进行了重新装修,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还原老重庆的市井烟火气氛围,要让大家在店里找到童年“社区老店”吃米线的记忆。
白底红字的大写字体招牌,加上社区老食堂风格的装修,给人感觉它就是家隐藏在巷子里,味道一定很不错的“苍蝇馆”。
年12月,曾梦蝶的“曾三仙米线”店试营业,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不足10平米的路边小店,投资才5万块,试营业3天就引爆了。
小店在无任何宣传营销的情况下,爆火,火到什么程度?
曾梦蝶回忆,那一阵子煮米线煮出了腱鞘炎,每天没开门就有食客提前排队1小时在门口等,天天都是食材卖光了,顾客因排队吃不到而投诉,还有很多顾客是慕名从成都坐高铁来吃。
无论是人气榜,还是回头率都一直霸占着当地榜首的位置。
而在食客的强烈需求下,她又在年10月初,在成都开了首店,曾梦蝶在成都并没有选址黄金商圈,而是选择了位置相对不显眼的锦江一心桥附近。
“我们就想靠口碑,口耳相传,去成都也没做宣传,但是依旧没让我们失望”。
成都的门店,不到二十张桌子单天营业8小时拿下破2万+超高业绩,还获高德指南牛市口热门榜第一名,大众点评小吃快餐热门榜TOP1。
“其实从初创品牌,我的内心就有一个大目标,虽然当时觉得不切实际,但确实我是奔着千店品牌去做的,所以我们初创的2年,没有扩张,一直在蓄力,捋顺供应链、打磨门店模型,为的就是全国扩张”,曾梦蝶说。
而在这个“大目标”的导引下,目前曾三仙已经在全国开店破家,仅成都一地就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突破家。
而且能做到每家门店都人气爆满,复购率高达20%。
创新6大口味,用有“料”的川渝米线,
掘金千亿赛道
其实读到这里,很多人心中就有两大疑问:
为什么曾三仙能突破冷启动,做到20张桌的小店,日营业额破2万+?
为什么它又能以每月新增+门店的速度,全国扩张?
曾梦蝶同我们总结出了曾三仙破圈,从产品、到口味、再到视觉、供应链等多方面对传统米线的多维度升级,而这升级的背后,正是它能够爆火以及走向全国的“秘诀”。
1、口味升级,用泡椒、番茄、牛油火锅等6大味型打破米线单一口味
“为了在味型上创新,我基本吃遍了全国,像是传统的云南米线、乌鸡米线,还有类似的各种盖码粉、卤粉、螺蛳粉,通通都去当地吃过。我发现,米线的口味很单一,都是偏清淡”,曾梦蝶说。
而我要做的就是丰富米线的口味,我们就创新推出了6大口味,特色三仙、番茄、药膳、泡椒、酸菜、牛油火锅。
辣度上也分不辣、中辣、特辣三种,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为什么是这6大口味?
首先,川渝地区离不开“火锅”口味,牛油火锅这不用说,不仅仅是川渝,全国都爱。
而番茄,曾梦蝶对标的是海底捞,海底捞的番茄锅也是非常受欢迎。
而泡椒口味,她觉得很多人都还仅仅停留在“剁椒”,比如湖南湘菜让很多人爱上剁椒,但川渝的泡椒并不逊色于剁椒,也非常具有上瘾性。
酸菜口味,曾梦蝶则是根据“酸菜鱼”这个大品类的口味广谱性,去做的延伸。
当然米线也离不开传统的“三鲜”口,和清淡养生的药膳口。
综合多种考虑,选择了这6种味型,口味的丰富让曾三仙不仅受众更广,也区别于传统米线,更具特色。
2、创新做“有料”的米线,融入鸡爪、腰花、猪蹄等26种火锅配菜
除了口味上的创新,曾三仙还创新做了“有料”的米线。
“在传统米线就餐中,很多顾客都是米线里找配菜,但我们要做的是配菜里找米线,要把米线做得更丰富,且更有价值感,不仅要口味创新,用料上的升级更是一个突破口,我们融入了26种火锅配菜,未来也许会迭代创新增加更多”,曾梦蝶表示。
曾三仙加入的“料”,也是有自己的逻辑,她要做的是火锅的降维打击,麻辣烫的升维打击。
一方面火锅配菜更丰富,价值感更强。
另一方面,川渝米线口味同火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融入卤猪蹄、虎皮鸡脚、肥肠、腰花、虾滑、猪肝、鲜鱼片、鸭血丝、鱿鱼等肉类作为配料也不违和。
对于养生药膳类的口味,曾梦蝶加入了木耳、竹荪等食材,也是让顾客觉得一碗米线物超所值。
从米线的口味到配料,从多款米线到特色小吃,曾三仙这样的产品结构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3、视觉感创新,米线用“瓢”装,引领市井烟火气
在视觉感升级上,曾三仙也算是餐饮潮流风向标,一度引领了整个川渝地区。
比如曾三仙的门头设计颇具个性。红字白底的招牌,写着“曾三仙米线”几个大字,简单明了,再无多余的元素。
店内的装修也十分简单,一桌一椅,还原老重庆的“味道”,流露出浓厚的市井气息。
黑板报菜单,各种做旧的横幅标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
而用来装米线的器皿也独具特色,不同于常见的碗装、砂锅装,曾三仙的米线是用类似“瓢”的容器来装的,同时还会附赠一个小碗用以分装。
“之所以想到用瓢,就是想要给顾客一种‘饱腹感’,我们试过很多,比如说陕西的大碗,一是让顾客能够自传播,二是让他们觉得20块钱,能吃到这么大的量的米线,非常值得”。
4、用轻模型、数字化和强供应链,冲击千亿米线市场
曾梦蝶说,从重庆第一家店火爆之后,她就一直在研究如何把曾三仙做成百家、千家店的大连锁。
因为米线这个品类,具有刚需性强、广普性高、投资少、门槛低、易标准化等优势,且伴随米线品类多元化、组合创新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还是下沉市场,无论从街边到社区,再或者是商场,米线这个品类还有很大的市场。
所以2年的时间里,纵使很多人找到她,让她赶紧去扩张开店,她都没有动。
而是一直在打磨门店模型,还有完善自己的供应链,上线数字化运营系统,就是为全国扩张做铺垫。
“传统米线大而不强为什么?因为大多数夫妻老婆店,没办法去保证食材的新鲜,口味的提升,比如猪肝都是冻的,客单只能做到14元左右。但曾三仙的壁垒在于有后端强大的数字化、供应链做支撑,我们保证每日新鲜食材配送,所以有前边的踏实打地基,才有后面的快速布局”。
而家店以后,曾三仙也有了一些新的方向。
“向全国更广泛的区域布局,搭建人才体系、进行团队建设,加大产品研发、提升产品力,针对各地实际消费情况,以及加盟商的需求完善社区、商场、档口等多种店面模型,以及供应链壁垒构建……曾三仙已经做好了扩张的准备,预计今年将开0家新店。”曾梦蝶告诉职餐记者。
职业餐饮网总结:
米线这个品类,在经历了风口火了一阵以后,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曾三仙似乎在打破这个品类的“沉寂期”。
它用“川渝的味型+有料”的米线,打破原有的传统的、口味相对单一的云南米线,突出重围杀出一条新路。
相信它的创新也给很多餐饮人以借鉴意义,重塑传统品类,焕发新的机会。
你如何看待曾三仙川渝米线黑马的爆火?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