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再犯错误拔三根头发耻辱榜变了样

“如果我再犯错误,拔3根头发!”“如果我再犯错误,做值日3天!”在上海某校电脑教室的黑板右侧有这样一个墙面,上面贴满了黄色便签条,写下一些“自罚条款”,署名是“某某班某某同学”。这一现象被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看在眼里,8日他在上海师范大学向海内外教育研究者们说起这张“罚则榜”的改变。

经过了解,校长叫来了制作这张榜单的年轻小老师。“你是不是在高中的时候犯了错误,老师也让你这么写的?”面对校长的问话,这位老师表示承认。贾炜在旁建议,“你现在把它都贴成黄色的,如果孩子改正了,是不是可以换成红色?”校长也说,“我们把下半篇文章做好,这将成为你教师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一个月以后,“耻辱榜”变了样,这块墙面的标题改成了“小小成长榜”,两个月后更是换成了记录孩子们种种进步的照片墙。贾炜认为,“小小的成长榜不仅是我们学生的,也是我们教师的。”所谓“扬长护短”理念,怎样让学生的特长得到施展,又怎样包容孩子的错误,这应当是校长率先表现出来的正能量。

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现实中,总说学生违反了校规,事实上,校规往往是一张“负面清单”,条款全部都是禁止性的。比如“当学生违反了什么的时候,必须要怎么样怎么样地接受处罚……”贾炜就曾向一位好学校的校长直言,“你的校规上看不出这是一个管理优秀孩子的校规!这些校规的背后,认为孩子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这哪里是一个体现教育温度的校规?”

与其“有罪推定”,不如先从制订温暖的校规开始。贾炜与现场参加“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校长论坛专家探讨,教育部赋予老师对学生具有惩戒权,但这个惩戒权对于教育来说有两个不一样。一方面,教师在惩戒过程中要让孩子人格得到尊重。“惩戒也要有师爱,否则对孩子的惩戒过程中,孩子反过来对老师和学校是一种憎恨,培养的是对社会的怨恨。”另一方面,教育惩戒要让孩子学会反思,“不是怨,不是愤,反思究竟错在哪里……”

他倡导,行使教育惩戒权应该有5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有明确的是非观;第二做错就要惩戒,但这种惩戒是对学生的尊重,而不是侮辱;第三,惩戒完了以后要反思为什么错;第四,反思完了以后要有相应的道歉;第五,道歉完了以后要有拥抱式的温暖。“惩戒完了要拥抱他一下,细心安抚他一下。”

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东方学者”KarenEdge交流

贾炜坦陈,最近电视剧《小舍得》大家都非常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