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武文惠潍坊报道日前,在年山东省经典诵读大赛中,潍坊市寒亭区河西学校的经典诵读节目——《声律启蒙》获得省小学组一等奖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一殊荣的取得源于该校近年来主动把经典诵读作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传统美德,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坚持将经典诵读与校本课程建设、特色办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教科研与思想道德建设相融合,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探索形成了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硬核,努力构建起“诵经典,品书香,塑人格”的特色书香校园。先声夺人:《声律启蒙》摘得全省赛事头奖据了解,山东省经典诵读大赛是省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之一,以“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礼赞伟大时代精神”为主题,由各市、各高校自行组织本地本行业系统干部职工、学校师生等,通过诵读古今经典,展现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在这次大赛上,寒亭区河西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胡倩老师带领28位少先队员演出的《声律启蒙》,以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厚重的文化内涵,从众多的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省小学组一等奖第二名,集中体现了他们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寻根究底:经典诵读化身学校办学特色或许有人会问:河西学校为何能获此佳绩?原来,经典诵读是河西学校一直以来的办学特色之一。早在几年前,学校就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进行了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文化全面整改规划,注重从细微处着眼,融文化育人于日常,精心打造出“墙壁文化”、“树木文化”,真正让“每面墙壁都说话,每棵树木都育人”,从而形成了正视经典,诵读经典,感受经典的校园文化生态。之前走进河西老校区,人们看到的是该校教学楼一楼大厅展示的是“三风一念”文化,二楼走廊则是注重习惯、礼仪的习惯养成文化,三楼走廊是以孝文化、杨家埠年画、萝卜节、各种传统节日等为内容的传统文化,四楼走廊展现的是以四大发明、海底蛟龙、中国航母、神九问天、航天飞机等为代表的科技文化。此外,该校操场北墙的古诗文化,东、西墙的游戏文化,教学楼前的“树裙文化”,更是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处处感受着深厚多彩的文化环境,时时享受着无声无息的文化熏陶。多管齐下:循序渐进助推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经典诵读对提升学校文化品味,丰富校园生活,构建和谐校园,激励师生工作和学习热情,彰显学校特色,提升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河西学校利用教师例会,教研组活动,升旗仪式等渠道向全校师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可行性,并利用宣传橱窗展示校园风采,利用墙报、壁报展示学生的书画作品、手抄报作品、读后感作品,利用黑板报、广播、升旗仪式等开展各项教育,使得校园文明之风、校园文化气息日渐浓厚……在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上,河西学校主要是依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年级、分阶段进行经典教学与赏析,并采用弹性学习方式,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要求教师在操作中只给鼓励,不予责备,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滴水穿石,达到“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的育人效果。立足研发校本课程,该校语文教师本着‘循序渐进’和‘有益有趣’的原则,将语文、传统文化和诵读整合为语文和国学课程,有效解决了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目前,学校已形成了一二年级《国学》(一)+《弟子规》/《三字经》,三四年级《国学》(二)+《声律启蒙》/《增广贤文》,五六年级《国学》(三)+《论语》的校本课程体系,确保每个班级每周一课时校本课。另外,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将经典教育与语文、音乐、美术、品德等学科有机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成效。为更好地激发师生热情,学校始终坚持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积极为其搭建不同的展示平台,以保持他们持久旺盛的学习兴趣,如开展古诗文考级、经典诵读、古诗接龙赛、古诗文综合知识竞赛、古诗文手抄报比赛、诗配画比赛、评选文明班级、书香家庭、书香少年以及读书系列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素质,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良好品质的养成。对各种标兵和先进典型,学校还利用校板报、校园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