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治得好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2.html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文
35斗
一次疫情,给经济运转强行按下了暂停键,延期开工、居家隔离等措施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的蔓延,却也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减少外出,一户两天一次出门采购,让不少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受到了影响,有些人一次囤两周的量,有些人定了闹钟,定点起来在买菜APP上抢菜,但还是一菜难求。这边是“买不到”,在生产端却是“卖不出”,由于道路运输受阻,许多农产品滞销,尤其是叶菜等保鲜期短的鲜蔬,受损严重。
“这属于不可抗力,相当于中间环节直接断掉了,本来春节前后是消费旺季,但是现在全都断掉了。工厂、学校、餐饮等采购也取消了,所以北方很多蔬菜大棚生产的蔬菜都滞销了,南方的露天蔬菜供应量又还没上来。供需匹配不上,全国蔬菜都很紧张。”礼家橙鲜生创始人代军说。
随后他转发给记者一段来自朋友圈的农产品滞销品种、产量、产地和联系人信息,信息显示:黄瓜日产量15.5万斤,目前已经集中上市;芹菜日产量29.5万斤,已集中上市;樱桃西红柿日产量8万斤,正值收获期……信息联系人是几个地方的副镇长。
我们采访了农产品上行产业链上的多位一线工作者,他们讲述了正在发生的事,这些事有泪、有笑、有爱,也有希望。
我巴不得疫情明天就结束
上冈镇是江苏盐城建湖县下辖的一个县,国家级重点镇、江苏省重点镇、江苏省百家名镇,年10月,上冈镇入选“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常住人口7万多人。高效农业是上冈镇在县内外的一张名片,年6月,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规划设计,筹建了上冈现代农业园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2万亩,配套功能比较齐全,设施林果、设施蔬菜、特色畜禽很有特点,上冈果蔬、家禽等农副产品知名度较高。
庞邦伟的百菇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注册在这个园区,受近期疫情影响,他的菇也滞销了。政府工作人员帮他在农产品滞销大数据实时查询平台上登记的信息是:现有14-17吨左右杏鲍菇滞销,其中特大(型号):4-5吨,价格为3.5元/斤;小A:2吨,价格为3元/斤;小B:2吨,价格为3元/斤;菇片:6-8吨,价格为1.2/斤。
我们联系到他的时候,这批杏鲍菇依然没有对接到合适的销路,此时距离信息登记已经过去了十多天。“我以往都卖到上海、无锡、南京,但是现在饭店、学校都没开,就算他们肯买,拿过去也卖不掉。”
庞邦伟说,他本来是做工业的,做了20来年,生产汽车玻璃,做的挺好的。五六年前,给人担保,被担保人失信,所以接下了生产菇类的厂房。菇类是工厂化生产,投入大,光是安装空调就花了四五百万,现在一个月电费都要10来万,平时雇有50多个工人。
庞邦伟的厂房一天能出2万包菇,每包平均8两,合计斤,每斤平均下来2.5元左右,现在都积压着。如果疫情持续,估算下来,得亏几十万吧。“但也不敢停,得把客户留着,疫情好转之后他们还有需求。”现在只有十几个人上班,其余员工拿基本工资在家等待复工。
庞邦伟列出了他现在最重要的四件事:第一、保证工人的安全,消毒措施、口罩防护要做好;第二、找销路,把产品卖出去;第三、找原材料,维持现有生产水平并且为复工做准备;第四、找资金,生产、进原料、复工等都需要资金。
菇的生产本来对环境要求也比较高,不同的菇类需要的水分、温度、空气、光照、酸碱度等各不相同,以杏鲍菇为例,适宜含水量为60%-65%,生长的温度是22°-27°,最适PH为6.5-7.5,还要注意细菌感染,尤其是原料的灭菌处理。所以在安全这块庞邦伟还是比较有信心,不会出太大纰漏。
员工的情绪也比较稳定。“因为我上一个工厂也在这里,离这里就几百米的距离,在这个地方做了20来年,雇的也是本地人。土地是自己买的,厂房手续齐全,也增加员工的信心。员工对我挺信任,四五个月不发工资也没问题。”不过庞邦伟还是在开工的时候给大家发了红包。“95%的员工没有情绪,有些担心安全问题也正常。”
如果没有疫情,庞邦伟打算在今年扩厂,疫情来了,一切都打乱了。“巴不得疫情明天就结束”,这样带来的影响会降低到最小,庞邦伟说。
不过,有时候庞邦伟也会萌生退意。“农业真不是人搞的”。以前做工业很简单,每天就是喝喝茶、会一会朋友,订单一进来,马上就安排生产,算一下订单价格、成本价格,赚多少钱一清二楚。
但是农业太复杂了,不仅生产环节难以掌控,农产品价格波动也大,三个月之后,农业什么价格谁也没办法掌握。而且竞争一天天激烈,过去厂家比较少,现在厂家多,一个县城就有20多家,大的厂家一天能出货20万包,不仅占了渠道的大头,也有价格上的投票权,打价格战,你打不过它。
“这么大投入下去,不坚持也不行,得硬着头皮做下去,如果停2年,全部报废,到时候想捡也捡不起来”庞邦伟说。
庞邦伟也有高兴的时候:价格上来了,产量跟得上,销售顺风顺水。现在,他最想的是,能够拿到一些低息贷款,作为周转之用。
庞邦伟厂里滞销的菇类,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类似于庞邦伟一样,在“滞销农产品实时查询大数据平台”上,还有诸多农户登记了他们的产品信息,我们随机拨通了几位,有喜有忧,不过信息平台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的销路,自信息登记之后,已陆续有数轮意向客户进行沟通。该平台由布瑞克农业开发并运营,旨在运用大数据+产业互联网技术抗击因疫情产生的消费结构变化造成的短期滞销问题。
政府在解决农产品滞销方面的动作非常积极,从隔离措施开始就已经意识到农产品可能会积压,和电商、采购信息平台等合作,发布相关信息。有县长直播买冰糖橘,29.9元10斤包邮,在线观看人数超过百万。更多的公司也加入进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都上线了抗疫助农专区,用广大吃货的力量助力产品脱销。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也上线了农业农村部“全国蔬菜类合作社查询”服务。全国各地的蔬菜采购商、经纪人可以在这里查找到相应的农民合作社供应商以及联系方式,进行蔬菜采购以及沟通协调,便于协调资源,解决农产品运输难题,打通产销通道。
疫情下,春耕也不能停
2月17日,农业农村部在多个渠道开通“春耕农机线上服务站”,根据当前机械化生产实际,开设了视频课堂、实用技术、维修保养、田间管理、免耕播种等栏目,抢前抓早统筹做好夏粮春管和春播作物机械化生产重点工作。这是近期国家部委和地方主管部门指导春耕的举措之一。
全国即将进入繁忙的春耕备耕阶段,科技在春耕备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指导下,雷沃重工、数溪科技、平安产险联合倡议成立“足不出户备春耕公益联盟”,推出一系列“无接触种地”新举措,并在疫情期间为广大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免费线上服务,开启“线上春耕”新模式,让用户“足不出户备春耕”,确保春耕以及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数溪科技副总裁冯欣欣提供的信息显示,这个公益联盟将在全国范围内面向农户、机手、家庭农场主、农业/农机合作社等有春耕准备和作业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村镇等基层管理部门提供一系列免费线上服务。利用卫星定位、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免费帮助农户开展在线天眼巡田,种肥药管理与建议,智能农机在线调度,农资农机金融线上匹配,农业风险保障服务,粮食实时交易信息等,不见面或少见面即可完成物料准备、农机调度等春耕准备和作业农业生产,为用户提供实实在在的智慧服务。
“这个项目从准备到上线,不到10天时间,在这期间,几方都做了大量工作。像平安、雷沃这种大企业,是比较谨慎的,过去的话,海报上能不能出现他们的logo,需要时间来确认。现在是特事特办,虽然彼此见不了面,但是做了大量的沟通,几十人连续开电话会,遇有需要向上确认的事情,离会去跟上级沟通,沟通完再回到会议。”冯欣欣说。
而这种高效的工作成果,是在远程办公的状态下完成的。“对于疫情,在春节之前我们没有特别大的感知,1月20日开始,大部分员工都休假了;21日到22日,看到各类消息,没想到有这么严重的后果。大年初三,内部开会,通知员工不要订票,初四发正式通知,延迟上班时间,现在大家都是远程办公的状态。”冯欣欣说。
“我们是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参投的企业,成立于年,这一年多的时间,主要是在搭建数据平台和算法,经过一年多的沉淀,想借助线上平台的优势,一起为春耕做点事儿,结合平安产险、雷沃重工的优势,把好的服务下沉下去。”冯欣欣说。“截至目前,项目效果还是不错的,覆盖了十几个省份,有几百个线下经销商、农机、农服网点参与进来,纯公益性质,把科技服务能力赋能到一线的生产组织。”
在冯欣欣看来,疫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倒逼行业进步,农业科技的TOB业务很难,但是不能不做,数据平台+基层网络的模式能够实现有效的链接,让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更加落地。
图:足不出户备春耕公益活动,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县长来了,一周卖出26万斤果蔬
京拍档创始人王文峰说,现在应该好好利用平台流量和工具,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把优质的农产品销售出去。而很多农户或者从业者还不是很熟悉线上的工具和玩法,需要给他们一些攻略和手册,教他们做直播,利用好线上的渠道,这是当下的一项重点工作。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时间里,京拍档和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完成了近10场直播助农,直播期间成交近3万单,售出砂糖橘、罗汉果、蔬菜等各类农产品26万斤。
疫情下的生鲜迎来发展的一波小高峰,不只是直播,疫情期间,京拍档还联合快手、寿光蔬菜集团、京东直播等,进行了保障新鲜蔬菜供应的活动,王文峰也贡献了人生第一次“直播带货”。“投资生鲜也是一辈子的最好机会。”王文峰在朋友圈说。
图:京拍档创始人王文峰在直播间卖罗汉果,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京拍档市场部杨振回忆,直播项目从准备到上线,只有一周的时间,这期间重要的工作包括资源协同、平台认证、机构合作等。“当我们把抗疫助农的初衷表达出来,各个资源方都愿意配合,平台流量给了我们很多倾斜,并且给了很多策略。当地政府也很配合,从县长、书记、到局长,都参与到我们的直播中来。当然,我们团队也比较尽职尽责,凌晨一两点还在沟通策划。”
“印象比较深的是,开始没人播的时候,我们老板亲自顶上,开始了他的处女直播之路。”杨振说。团队在直播方面都不算经验特别丰富,杨振之前做过小度在家的直播,同时参与该项目的汤星星也没有县域的经验,但大家还是凭着一股热情和助农的心坚持了下来。
“我觉得最难的部分在宣传方面,宣传力度应该更大,让更多的人看到类似的活动,一起来帮助农户。”汤星星说,“近期天气也不是很好,寿光有雪,广西有雨,产品都浪费在地上。现在希望疫情赶紧结束,不想让农民再有滞销的机会,换作是自己都会难受。疫情结束之后,继续发动线下门店、基地去做线上直播,把自己的销路打开,抗风险的能力也强一些。”
京东高层对县长参与直播这个项目比较满意,这个项目也成为了京东官方披露直播助农举措的案例之一。京东黑板报展示,2月11日,广西桂林永福县人民政府党组织成员工信局长刘学永、龙江乡党委书记李秀及永福县农业局局长陶虹,亲临京东直播间,推荐家乡特产,不到一小时就吸引30余万粉丝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