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做笔记啦这些新知识点的幕后推手竟

出品:“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

制作:中国科普博览

监制: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我们将环境史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新知识分为三方面。首先是基础理论类,例如生态危机、历史的生态学解释或生态分析、农业生态角度、卡森洞见和大自然的权利等概念,而这些概念的背后渗透着的都是基本的历史理论。

农业生态视角是谁提出的呢?唐纳德·沃斯特在年《美国历史杂志》刊载的《土地的变迁》这篇文章中对历史研究的农业生态视角进行了探讨,成为了“农业生态视角”这一术语的缘起。这一术语将生态系统概念用于分析农业生产,理解并考察农业活动对自然界的依赖以及对自然世界、对土地、土壤的影响,尤其关心现在农业的负面后果和影响。

那么,在研究环境史的过程中给通史带来了什么新知识呢?主要包括绿色世界史、世界环境史、全球环境史,以及它们之下的国别或地区环境史和断代环境史。专题类的新知识也有很多,例如,《哥伦布大交换》、《生态扩张主义》、《尘暴》、《土地的变迁》等,在这些书中经常被提及的是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等也均是专题类的知识。

被称之为环境史的“开创者”和“奠基者”的克罗斯比在年出版的《哥伦布大交换——年以来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中以生态的视角重新考察了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这段历史,深入人类生存的生态方向,揭示出人类干预带来的其他生物物种的变迁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这些中即可以看出环境史学者贡献的新知识,以及新知识所揭示的不同的历史的内容。

06:04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发起,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高层次公益性科普活动。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