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我们感知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悦耳的声音,能让我们心情愉悦;而不舒服的声音,则会让我们“寒毛直竖”,有的甚至会觉得恐怖,一分不秒都不想忍受下去,只想捂住自己的耳朵。
那么,如果有人问你有什么声音是你无法忍受的呢?
小编记忆深处的就是老师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刺啦一下,就像划过心脏一样,让人产生了强烈的生理不适。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再想想那个声音,也是觉得浑身不舒服;
那么除了“指甲划黑板”,有些人还会讨厌:
炒菜的时候锅铲划过铁锅的声音,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
按喇叭的声音,让人头皮发麻。
还有人吃饭吧唧嘴的声音,非常的讨厌。
还有就是泡沫箱摩擦的声音,过于丧心病狂了。
对于这些让人不适的声音,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声音刺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在听到一些声音后,会很不舒服,甚至会抓狂呢?
大脑:声波攻击
其实每个人都会对一些声音产生厌恶,这和个人喜好有关;就像一首动听的歌曲平时听会很不错,陶冶情操,但是如果清早把它当做起床铃声,就不那么动听了。
但是,有些声音人们对它的厌恶就像是本能。为了弄清楚原因。
有科学家专门做了相关的实验,英国人员曾经招募了13名志愿者,给他们播放了74段不同的音频,让他们在听到声音后说出“好听”或是“难听”。
另外用核磁共振扫描志愿者听到不同声音时的脑部活动。
结果发现:人类对频率在Hz-Hz的声音最为敏感和厌恶。
而人类之所以对“指甲划黑板”以及婴儿哭喊感到烦躁是因为
这两种声音的频率在20Hz~0Hz之间;
而我们平时说话的声音在80Hz-Hz左右。
为什么听到这种声音会不舒服?
生活中有很多声音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像是婴儿哭声、自行车急刹声、女性尖叫声、尺子划玻璃、刀子划玻璃等等。
很多人听到这些不舒服的声音反射性地会浑身起鸡皮疙瘩,这是为什么呢?
想弄清楚这个,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大脑的“杏仁核”,它的作用就是控制我们的负面情绪,它的兴奋会引起恐惧、焦虑和愤怒等一系列情绪。当听到不同的声音时,它就会离开做出不同的反应。
并把这种感觉传给听觉皮层。
当听到Hz~Hz频段的声音,大脑中杏仁核的活跃程度就会增加,想不抓狂都难。
那么,你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声音呢?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