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白癜风治疗中心 http://m.39.net/pf/a_7235809.html02:09
我第一次看到启智书写墙,是在四川宜宾的凉水井中学,那时我们正在筹备“未来学校”这部电影的拍摄,为课程设计进行磨课。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很多同学,加入了一些小组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学们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想法,而且这个想法是在不停变化的,随着头脑风暴的推进,他们可能又会产生新的想法。可是呢,他们没有地方去记录这些想法,我们的做法是给他们准备了纸笔,但是纸笔的记录会出现很多弊端,比如说它的修改不是那么容易。第二呢,纸笔由于尺寸的限制,所以很难被全体团队成员所看到。
这个时候呢,徐立导演给我看了一个产品的介绍,他说看看这个产品怎么样,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看就觉得眼前一亮,当书写的空间从桌子上搬到了墙壁上,同学们的视野就变得开阔了,因为他们不再受纸的尺寸限制,尤其是当他们画一些树状图,网络图的时候,他们可以不断去延申,他们所有的讨论可以被全体团队成员看到,那么他们的反馈是非常迅速并且及时的。所以我们觉得,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变就可以解决我们在小组讨论当中的这样一个痛点,就使用了启智书写墙这个产品作为新生体验营这个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工具。
我本人一直从事项目化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过去十多年的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项目化学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交互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课堂当中,老师和学生是一个一对多的交互方式,老师讲课学生听,这个时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当然我们课堂当中也有一些学生的反馈,但是老师在一对多的场景当中,很难及时接收所有学生的反馈。项目化学习是一个网状交互的模式,老师不再是一个知识的中心,与之替代的是,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中心,小组成员内部在进行交互,小组之间在进行交互,当然老师和学生也在进行交互。但是当网状交互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了信息的传递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那么哪些场景会用到启智书写墙呢?我们可以从它三方面的功能来考虑,第一个就是记录的功能(思维可视化),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去记录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想法或者观点。第二个就是修改的功能(思维迭代),在头脑风暴或者讨论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灵光一闪的想法,这些想法可能是无关的,可能是无效的,可能不是最完美的,所以需要不断修改,在启智书写墙上,我们可以非常轻易的擦除重新书写,这样就是一个能够增强交互的场景。第三个就是展示的功能(创意展示),在项目化学习当中,我们经常会组织一个叫做“画廊漫步”的学习活动,也就是把各个小组的产品或者观点,就像看画展一样把它放在墙上,然后大家轮流去观看,点评和反馈。那如果有这样的一个墙面,我们小组产出的产品,比如说思维导图,比如说他们的一些想法,可以在墙面上进行展示,就很容易去开展“画廊漫步”这样的活动。
传统教室的布局,前面一块黑板,后面一块黑板然后两边都是墙壁,前面的黑板是属于老师的,后面的黑板是属于板报组的,就是我们都会有一些板报的内容在上面展示,而且这个展示的内容不会经常的更换。在教室里其实这些墙面没有属于学生的,所以学生就没有习惯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当我们走进有启智书写墙的这样一个教室,他的四面黑板都是可以随意书写的,这个时候呢就把学生意见的表达和反馈变成了可能。第二呢,就是当学习者走入这样一间教室的时候,他想表达。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凉水井中学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发现当同学们走进这间有启智书写墙的教室,很多同学会情不自禁的拿起白板笔在上面写写画画,写错了也没有关系,因为他们随时可以把它擦掉,这就能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给他们的表达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三呢,就是在有启智书写墙的这样一个空间,我们所倡导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了可能,因为他只有有表达权,他才能有拿起笔去书写自己想法的权力和条件,他才能真正成为这个课堂的主人。
——罗颖,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