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州50年不辍国画情结

到北京拜师5年学国画的退休工人王维州,又回到了瓦房店。带回来的是两捆他自己创作的国画作品,还有那包得严严实实的一摞获奖证书。

随身带回来的画作,是这几年老友亲朋知道他的山水画创作有了名气,纷纷向他索要收藏而许诺赠送的作品。书法家张冲是王维州儿时的同学,亲密的老朋友,重逢的那一刻,握手寒暄,连连说:“维州,你瘦了,白头发也多了。”张冲介绍说:“王维州身体一直不算太好,可为了学习国画,他付出了太多的辛苦。他的国画作品两度在全国画展中入选,这样的成绩是令书画界的朋友们羡慕的。”

坚持多年的笔耕创作,积淀了厚重的绘画功底,作品不断出新,早在年退休后就创建了书画工作室,他的绘画作品得到了很多收藏者的喜爱。看到王维州在绘画中取得的成绩,很多年轻人来到王维州面前,要拜师学画,亲切地称呼他“王老师”,可王维州对这一称呼摇头不接受,“我只是一个学画多年的大龄学生,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一起学,但我称不起老师。”王维州谦虚地说。

了解王维州的人,都敬慕他对国画学习的执著精神。出生于年的王维州,从少年时就喜好国画学习,读中学时受益于美术老师的指点,诞生了当画家的梦想。用铅笔在写过字的练习本上学画,用在沙砾中拣的石笔在水泥地面上作画。没有绘画的教材,就跑到废品收购点找旧报纸旧图书上的画临摹。夏日坐在树下用木棍儿在地上画飞禽走兽,冬日雪后登上山顶画冰封世界,元宵节的夜晚站在高处画万家灯火。

高中毕业后,作为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插队,劳动之余用旧报纸,写生劳动场面和山山水水。在铲地除草休息的空当,用钢笔在手掌上作画,用手指在膝盖上临摹。兜里揣的写生画本铅笔画完了用钢笔画,钢笔画满了再用红色笔画,那个时候,没有人能看懂他到底画了些什么,王维州用画笔记录自己的知青生活。

结束知青生活回城被安置到瓦房店轴承厂工作,王维州因有绘画的基础功底,成为厂工会的一位美工,在车间里画宣传画、编写黑板报,为厂文工团设计文艺演出海报,学习绘画更有了便利条件。在工厂里,他深入车间画工人师傅加班大干的生产场面,画维修师傅满身油腻的勤劳形象。找不到更多的绘画素材,王维州就对着镜子自画像,固守着这份对绘画艺术的热爱,王维州把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写进了画卷。

九十年代初,王维州成了一名企业的下岗职工。他凭借着自己的绘画特长,到广告装潢公司做美工设计,后来又做电脑平面设计,无论工作环境怎么变更,王维州对绘画的热爱始终没有放弃,尤其是对国画的学习创作情有独钟,省吃俭用购买笔墨纸砚和画谱,更深一步地研究领会中国画的内涵。逐渐有人邀请他为新居乔迁绘制居家悬挂的山水画,王维州的大多时间都投入到了国画创作上了。

从懵懂少年到花甲老者,王维州对国画的热爱和学习始终没有改变,可对自己的绘画技能始终不满意。年王维州在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的节目中了解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向全国招收考选高研班学员,王维州按捺不住要进京拜师的想法,准备了应试作品要到北京学习。

王维州的老伴坚决反对他的这一想法,毕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因身体有病还做过心脏支架,自己在家喜欢画画也就挺好了,到北京学画学费就需要3万元,再加上吃住等开销,这对一个退休工人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老伴的阻止使王维州寝食不安,失魂落魄般地一再劝说老伴支持他,气得老伴放出气话:“去北京学画,就别再回来了。”

老骥伏枥,王维州向亲友借了学费和盘缠,花甲之年赴北京再度拜师学画。到了北京,王维州向举办国画高研班的培训机构提交了自己的画作,经过相关老师的评定和面试,王维州成为了中国画高研班的一名年龄较大的学员。

在北京学习的日子,王维州租住最便宜宿舍,吃最简单的饭菜,节约开支购买画笔画纸。在学习中也是最勤奋的一名学员,每天来的最早,走的最晚,也是最愿意向老师请教问题的学员。王维州得到授课老师中国画画家何加林的精心指导,画艺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也经常带王维州观摩在北京举办的各种绘画笔会,王维州从中不仅开了眼界,更有了不小的收获。由于得到书画老师的赏识,王维州在各种书画笔会中结识了更多的绘画界的朋友。

在北京王维州经人介绍又师从中国画画家张道兴学习,并在北京画家村创建了工作室,5个年头的时间里,一面创作一面学习,向不同画风的老师请教,用创作的绘画作品,换取生活费用坚持写生学习创作。王维州把沉积多年的生活感受和绘画艺术感悟,喷薄而出倾泻在画卷之上,他的中国画作品也越来越成熟,北京一些了解王维州的画家鼓励他参赛参展。

王维州的中国画作品《红旗飘飘》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同源首届中国山水画作品展,作品《太行新路》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太仓首届中国画作品展,作品《启航》入选第十三届中国美展—辽宁美术作品展,还有多个省级美术作品展获奖。王维州也成为了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北京学习的日子,王维州对家乡充满了思念,但为了节省费用,5年时间只回家3次。梅花香自苦寒来,王维州的中国画作品得到了书画界的认可。王维州说,在北京指导过他的几位著名国画家,劝说他早点回到家乡发展,一来不用在北京这样艰苦的生活,二来要把学到的中国画绘画艺术带到家乡,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这也是现代国画家的使命和责任,把中国画艺术发扬光大。

年初,王维州从北京画家村回到了瓦房店,创建了王维州中国画艺术研究工作室,同时吸纳了一些中国画的爱好者,共同研究创作。王维州说自己永远都是一名爱画画的大龄学生,用画笔继续讲述着他的中国画故事。

刘金来摄影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